Zaobao: 中元节 何去何从?

Interesting opinion piece about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in Zaobao:
 

中元节 何去何从?

(2009-10-05)

思维空间

徐李颖

  热闹中元节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个每年都要庆祝的、长达一个月的节日,仍然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不去。

  在我从中国北方来到新加坡之前,并不知道还有中元节这个节日。在我的故乡,我们最重视的祭祖的日子是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前者扫墓踏青,后者为先人送寒衣。一个是乍暖还寒,一个是秋风渐起,都是笼罩着萧瑟哀伤的时节。

  直到我来到新加坡,第一次见识中元节这个融哀缅与狂欢、肃穆与娱乐、禁忌与无所忌、畏惧与亢奋……两种极端矛盾于一体的"鬼节",才对这个经济强劲的现代化国家有了不同的认识。连续整个月的庆祝声势更是我不曾见识过的盛况,甚至觉得新加坡的中元节可以票选世界最长节日了。

  不久前的报纸还报道说,新加坡的中元节已被旅行社列为参观项目。不管是国家龙头报纸还是社团内部刊物,对中元节的报道层出不穷。而与此同时,对中元节扰民的投诉也从未停止过。新加坡人对待中元节的态度已然达到了两个极端。

  一部分人踊跃参与,中元会、歌台、标福物、祭祖,人潮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组屋区、巴刹、庙宇……大大小小的中元会不计其数,喊标之声此起彼伏,歌台声飘万里。在我生活于此的八年间,中元会的庆祝有愈演愈烈、不断扩大的趋势。

  另一部分人则对此深恶痛绝,他们也有充足的理由:烧冥纸污染环境、夜夜笙歌扰民不安、祭拜孤魂野鬼愚昧迷信……

  孰是孰非,其中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鸿沟的产生固然有关切身的利益冲突,更深刻的原因则是对中元节这一民俗文化的隔膜。不仅仅反对者不理解,即使民俗文化的实践者、参与者、拥护者本身,也对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缺乏理性的认识。也就说,新加坡的中元节仍停留在自发的文化承袭上,除了专业的学术研究,鲜少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这一重要的民俗节日。

  中元节,佛、道二教都极为重视,是道教"上元、中元、下元"三节之一,佛教则称之为"盂兰盆会"。关于"盂兰盆会",佛经《盂兰盆经》中有一个目连解救母厄的动人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故事传达出的孝亲之道,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道德信仰,因而得以广泛流传。由此引申出来的对祖先和所有孤魂饿鬼的普施、超度、祭祀,更体现了人类悲悯、博爱的情怀。

 
道教的中元节来自于"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于这一天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新加坡人相信七月初一,鬼门大开,此后整整一个月,众鬼可自由出入于阳冥两界。信众们一方面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让祖先早升天堂;另一方面也为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设坛超度,普施安抚。

  其实农历七月祭祖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周朝,就有七月收获后举行祭礼的记载。《礼记》"月令"篇中说:"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在收获的季节,天子以新谷祭祀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祖先崇拜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今日的中元节,正是鬼神信仰、祭祖遗风的体现。

  中元节对于华人其实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从文化内涵看来,它蕴藏着阴阳和谐、血脉相承、以孝为先的纯朴的道德观念。是中国传统儒家观念、道教思想、佛家精神的融合。在当今社会,仍然符合社会主流道德文化,有值得弘扬的一面。

  遗憾的是,民俗节日的继承和发扬依旧只是依赖草根阶层的自发性。他们能够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比如新兴的歌台文化,以热辣劲爆的歌舞表演,为中元节添加了狂欢娱乐的气氛;而各个中元会主办的喊标活动,规模益盛,被标福物种类繁多、价值不菲。

  但显然,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推广仅仅依赖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歌台表演,灯光烟雾布景等等开始运用高科技手段,而演出内容却出现脱衣舞、钢管舞、口出黄腔等低俗内容,以致引发公众争议。

  新加坡的中元节发展到今日,形式上的繁荣掩盖了节日背后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历史意义,以致显得苍白甚至低俗。中元节对于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不知者仍然不知、迷信者依旧迷信、深恶者更加深恶。

  中元节的两极化,其实正是新加坡华人传统文化、信仰所面临现况的一个缩影。有人责怪当今的年轻人重物质轻文化、媚西方弃中华。其实,笔者认为,任何有知识、有头脑的年轻人不会轻易拒绝欣赏任何一种优秀的人类文化。新加坡的年轻人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文化冷感。他们有机会走向世界各地游学、旅行、访友,他们像所有有着浓烈好奇心的年轻人一样,也对世界各族的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致。他们通过网络博客手机等等新型媒体表达着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感悟。所以,新加坡真正缺乏的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确弘扬,以及将之传播到年轻一代的桥梁。而这个任务仅仅靠草根实践者是无法完成的。文化工作者在观望、批评的同时,更应该正面地引导,把传统文化背后所承载的优秀的道德追求呈现在众人面前 ,拨开迷雾,还其本源。

  作者任职于本地宗教机构

从事关于历史和宗教的研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