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鱼生与促进区域合作的机遇


鱼生与促进区域合作的机遇


2010年在面簿上征询网友关于我国是否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一年多来都没有人回应. 所以, 我对各媒体这时突然报道这个话题, 甚至一些马来西亚媒体宣称我正式提议把 "捞鱼生" 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迷

公众对捞鱼生、马来亚铁道和咖啡山等课题所积极发表的言论,显示了新加坡人确切关心我们的文化遗产及国家认同感。

新加坡不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署国,所以新加坡试图把马来西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的问题并不存在。教科文组织规定此公约是包容性的,对成功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是某个文化专属并不感兴趣。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有10个是由多国联合提交成功申遗的,其中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摩洛哥联合提交成功申遗的地中海饮食文化。

东南亚自古以来是横贯亚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地区。这地区的人民及外来族群经常互相通婚,并以巨大适应与包容的能力将自己和外来的文化习俗与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并在民俗、饮食、手工艺品,传统表演艺术是各领域形成了一种迷人的特有现象。
 
土生华人文化融合了马来西亚、印尼及中国的美食,物质艺术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百年来,南洋各大城市、如新加坡,马六甲,槟城,雅加达,泗水和棉兰之间的文化交流,已进一步丰富了这地区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至今这仍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自豪。如果各国可乘绝佳机会成功联合申遗,将有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与人民之间的往来及地区共同感。
 
丰富多彩的九皇爷节日仪式是东南亚华人特有的民俗庆典。这节日在中国找不到,但200多年来在泰国普吉岛,槟城、吉隆坡和新加坡的民间,以成为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性代表,并得到泰国和马来西亚政府的肯定。如果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的申遗这节日将是三国之间的合作的很好例子。

捞鱼生是否符合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规则?鱼生作为一道菜的起源并非新加坡或马来西亚。其实,吃生鱼的概念在世界多地区存在,近有菲律宾三宝颜,远则阿根廷南端。新马地区捞鱼生的独特意义不在味道,而是这仪式显示了社区及民间的凝聚力及对未来的期望。这也符合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标准。

捞鱼生可说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目前阶段,由于其发明和演变史比较短,并不满足教科文组织申遗所必具备的代代相传准则。捞鱼生所包含的那种民间凝聚力与意义,是否100年以后还存在,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这意味着,即使捞鱼生可说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一定成功申遗。所以我相信,捞鱼生申遗还为时过早。
 
不幸的是,许多人对鱼生是否是新加坡或马来西亚专有的辩论更感兴趣,这种毫无意义的辩论,却使我们忽略了目前更重要的工作 - 就是如何保护两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遗产。我希望这事件可让我们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如何维护它,并通过申遗促进区域合作及民间交流。



陈维政

Comments